馬太鞍部落原住民青農 【野菜栽培&料理觀摩會】

昨日的野菜生產示範觀摩會,感謝各界長官與朋友前來,其中,最讓我欣慰的是部落親友的支持。

· 農場體驗,部落靈魂,以家為藍圖的農場

馬太鞍部落原住民青農 【野菜栽培&料理觀摩會】

從年後開始,工作排程都很緊湊
昨日的野菜生產示範觀摩會,感謝各界長官與朋友前來,其中,最讓我欣慰的是部落親友的支持。如果,豐年祭典是原住民族的文化表徵,那野菜就是我們的靈魂。過去常被鄙視的原鄉野菜(窮人吃的菜),現在也漸漸被主流市場接受,花蓮農改場研究發現,其營養價值甚至還高於一般蔬菜。野菜有季節性,通常出現在多雨潮濕的冬春二個季節。

野菜其實與一般消費族群的餐桌是有距離的,推廣原住民野菜料理知識是有必要性的,如何讓購買者可以快速的簡易料理,立即吃到部落的鄉野美味,花改場製作的野菜食譜菜卡就是一大利器,透過解說與野菜卡對照能解決消費者的疑問與認知。野菜易於栽培且深具發展潛力確實是一門好的選擇。

重要野菜營養成分/花蓮農業改良場

1野莧 含豐富蛋白質、必須胺基酸、β-胡蘿蔔素、鐵
2籠葵 含豐富蛋白質、必須胺基酸、礦物質(鐵)
3番杏 含豐富β-胡蘿蔔素礦物質、葉黃素
4昭和草 含豐富β-胡蘿蔔素是胡蘿蔔的兩倍
5山芹菜 含豐富礦物質(鐵與鋅)胡蘿蔔素
6土人蔘 含豐富β-胡蘿蔔素及礦物質(鎂)
7糯米糰 含豐富多酚類及蛋白質是高麗菜的15倍
8赤道櫻草 含豐富β-胡蘿蔔素、維生素C、葉黃素、蛋白質
9細葉碎米薺 鐵 比葡萄多32倍

所有文章
×

快要完成了!

我們剛剛發給你了一封電郵。 請點擊電郵中的鏈接確認你的訂閱。

好的